Eli Pariser-Beware online filter bubbles


這則演講的感想,是從好友 GOYA 藍麗娟Facebook的分享中起頭的。

Goya 寫了以下兩句感言:
「當我們抱怨我們看到的網路資訊是垃圾時,是否想過,我們所見的世界,其實是機器人計算,送來給我們的?」
事實上,能看見goya貼這篇連結的人,也是因為臉書機器人把這篇張貼顯示在你的臉書首頁上...」

這觸發了我在看完演講後,有著不吐不快的感想。


=== 資訊與知識 ===

資訊是不是垃圾,完全看得到它的人們是如何使用它的!

臉書上有許多來自不同好友的資訊,由臉書機器人「幫你選擇後」再張貼在我們的首頁動態消息上,才有機會被我們看見。

這裡我試著用自己的認知,來解釋我所認為「資訊」與「知識」之間的差別。資訊,資料與訊息,網路中無遠弗屆;知識,知悉與認識,這可就不是在資訊流流通快速的現代社會很容易建立起的體系。資訊很容易被獲得,但不代表獲得的人能夠知悉並深入認識其內容與涵意。透過消化學習這些取得的資訊後,將它們轉成內化的知識,我們才有可能有效地使用它們。

這些資訊再進一步透過 Google 與 Facebook 為首的「個人化糖衣」篩選過後,我們在這種狀況下再既續依詢這種「習慣性地」「篩選過後」的資訊獲得模式,很快地我們的資訊來源就會變成一言堂,而非正反兩面意義共呈,更別說其他更多元化的意見是否能夠被我們「搜尋」而得了。

正巧這演講的內容大綱,正在反省人類文明因為網路(互聯網)的發明,才從媒體至上的資訊看門人手上逃脫不久,很快地又再落入陷阱;從以人為主的資訊編選,到現在進化成為人類所寫的討好個人的邏輯式子來編選。 (大家比較容易接受它叫機器人,這也算是一種資訊和知識的最大分野)。

網路使用者行為研究分析後,迎合個人化所帶來的衝擊,或許會讓網路看起來又再次被某個洪水猛獸掐喉控鎖著,但只要人類、也就是我們自己,能夠偶爾突破自己的習慣槽臼,做些探索冒險的事,那麼這些使用者分析的規則有可能在這時候被我們自己給突破,讓我們可以獲得更多可以和自己想法互相戰鬥交流的新資訊,進一步獲得更多的創意來源。

所以,就算網路有個程式編寫的機器守門人在幫我們篩選哪些是我們喜愛的資訊內容的同時,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胸與開啟好奇心,再加上與不同領域的朋友實際交流的過程,我們還是可以突破這些資訊守門人的鎖喉技倆,得到多采多姿多面向的資訊洪流。

我們該擔心的不是資訊是否被人控制,我認為我們該擔心的應該是,我們是否有決心透過行動,將我們所獲取的資訊,一個一個地消化成為我們腦中的知識。

「逃脫你自己鎖上的知識舒適圈,才有辦法累積與碰撞出更多的創意火花。」- 米語錄





=== 演講內容 ===

Eli Pariser: Beware online "filter bubbl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米/黃昱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