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說的,可以把所有人的缺點一一指出,說得天花亂綴、無所不能。但通常那數落別人種種不是的人,往往連完成他挑出的那樣缺點,都沒辦法做到;技術面上無法做到還可以原諒和理解,但甚而連觀念都錯誤,這就令人反感了。
我在以往的工作當中,曾經遇上這樣的幾個人,好死不死,他們都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工作空間裡。那是一種很痛苦的生活模式,被連看都沒看過的人數落,被連一點相關知識版圖都缺乏的人挑毛病,得到的只是空泛的言語:「這樣子感覺不對。」、「你這樣做不行。」;這類的話語,一點建設性也沒有。
這深深地讓我體會到,並且一再告誡自己不可犯下這一類的行為。若真想完成一件工作,而對自己和別人有所幫助,批判是必要的,但要朝對這件事有利的部份批判,提出解決的方案,或者不同方向的思考;而非純粹的批評,這不好、那不對,被羞辱的人除了得到了不愉快的情緒之外,一無所獲,問題還是問題,而且比原來還要更嚴重。
人總愛把自己當成中心,我也不例外。這不外乎因為自己的世界探索、以及經驗來源,都是從自己的感官獲得的關係。雖然從小就被教導著將心比心,但實際上深深體會、深深瞭解這幾個字的意念,是在經過一連串不愉快的工作同仁的互動環境後。
那種痛,讓我學習了做人更圓融,對這類情事看得更開,更特別是在我離開那種環境後,徹徹底底的自我反省之後。用我們的嘴,在揭開別人瘡疤前,是否應更先自省,我自己做得到嗎?我能夠提出實質的改善建議嗎?有時貪得一時言語上的勝利,失去的反而比想像中的還要多。
「不要一直說這不對、那不對。要提供一些實質的改善建議,像是畫面要怎麼換,字要怎麼改。只會批評,不給建議。」,一直被這不行、那不對的言語激怒的我,爆出了一句話。
「你這樣的工作態度不對,你明天可以不用來了。」,沒有這種權力,想要壓著我,並取得優勢的某人,因為特殊關係而大膽狂言。
「不用明天,我現在就回去。」,再回應這一句的我,才是最失敗的,事情根本沒那麼嚴重,這一次跌了一跤,我選擇離開這樣的工作環境。但事後想想,這是跟自己過不去,我不在了,地球還是會繼續旋轉。
這一幕我永遠不會忘記,也時刻提醒著自己,幾乎不曾意氣用事的自己,別再像當時那樣,情緒大於理性的張開嘴巴。縱然對方有錯,但我回嘴了,這就不是只有別人的失誤了。
痛過,才能體會,我的人生就是這樣堆砌起來的。很慶幸,在年輕時就能這麼痛,在還能站起來的時候做了這麼多錯誤的決定,真的很幸運。
現在,在職場上,人際更圓融,帶給別人更多的快樂,要感謝曾經激怒我的人,至少,我又更不容易被這些言語給誤事了。
[回憶‧反省‧沉思‧獲得]
- Aug 08 Mon 2005 17:20
[心寫真] 說著,做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